煮飯燉湯、修理家電、種菜養(yǎng)禽 “勞動課”沖上熱搜第一引熱議 今天你家的娃學做飯了嗎 ■早報記者 龔翠玲 近日,教育部發(fā)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從今年9月起,勞動課將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課程中,孩子們要學習煮飯燉湯、修理家電、種菜養(yǎng)禽等。該消息一出,很快沖上熱搜第一,引發(fā)泉州網(wǎng)友熱議:“這不就是咱小時候的勞動課嗎……” 網(wǎng)友回味 二三十年前的勞動課 對于重新開設勞動課這一變化,許多人陷入了回憶。“80后”的陳女士記得,以前每到勞動課同學們都很開心,因為老師會教很多課本以外的東西。“縫補衣服、大掃除、修課桌、拔草……現(xiàn)在看來不愿干的事,也不知為啥當時就特別喜歡。” 網(wǎng)友“越千桐”:我小學勞動課學洗衣服、晾衣服,還有種花,可好玩了。 網(wǎng)友“2000反方向的鐘”:勞動課做板凳,扛著錘子去上學。 網(wǎng)友“小葉子”:小學勞動課做過飯,老師叫大家在家做一道菜帶到學校去,我絞盡腦汁做了一道小蔥拌豆腐。 網(wǎng)友“新顏”:1991年出生的我在勞動課上學會了縫扣子、蒸米飯、熬稀飯、腌蘿卜干! 網(wǎng)友“藍色勿忘我”:上學那會兒,每年校長和老師會帶我們種甜瓜、西瓜、西紅柿、黃瓜、地瓜、麥子、玉米,帶我們烤麥子、烤玉米、烤地瓜,想想那時候真快樂啊! 家長點贊 勞動課設置很有意義 “勞動課的設置很有意義。”市民陳女士說,她的女兒現(xiàn)在上小學一年級,洗碗、掃地等這些家務都很樂意做,對煎雞蛋也特別感興趣。“在小孩心里,做這些好像是很好玩的事。”陳女士還介紹,女兒在上幼兒園時,回老家看到奶奶在種菜,也會興致勃勃地跟著去種。“學煮飯、燉湯、種菜這些我覺得有必要,但修理電器就難了點吧,大人會的都很少。”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孩子長于城市,生活條件不錯,勞動課會讓孩子感到新奇并樂于接受。”市民杜先生認為。 在泉州市區(qū)任教的陳老師也認為開設勞動課很有意義。她認為現(xiàn)在的孩子勞動技能一般,多學一點很有益處。而這堂課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在學校學習了勞動技能,如果沒有進行實踐,收效甚微。現(xiàn)在很多家長都把精力放在孩子的學習和興趣培養(yǎng)上,對勞動教育沒有足夠重視。要想勞動教育有成效,家長也需要重視起來。 有些擔憂 別變成家長的“課后作業(yè)” “初中生的學業(yè)相對緊張,開設勞動課怕給孩子增加更多的負擔。”市民倪女士說。 市民吳女士卻認為,恰恰因為學習緊張,勞動課正好給孩子一個放松的機會。勞動流下的汗水和收獲,會讓孩子感受到學習之外的喜悅。 除了贊成聲,低年級的家長們還有一點擔憂,怕勞動課演變成家長的“課后作業(yè)”。此前網(wǎng)上各種吐槽孩子的手工課最終折騰的是家長,可見這種擔心并不多余。因此,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校和老師還需要注重學生自身的動手實操,避免或減少布置打卡式的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