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通過公用電話與家人聯(lián)系(學校供圖) ■早報記者 龔翠玲 7月28日,《福建省禁止中小學生幼兒園學生攜帶手機進入課堂的規(guī)定》(以下簡稱《規(guī)定》)獲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消息一出,不少家長拍手叫好,表示不管從保護視力、優(yōu)化教學成果,還是扼殺攀比風等方面,禁止帶手機好處多多;也有些家長表現(xiàn)出一些顧慮,擔心沒帶手機的孩子上學路上的安全問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泉州,手機禁止帶入教室早已是許多學校不成文的規(guī)定,而各學校探索的人性化管理方式也會逐步打消家長的顧慮。 家長 對孩子們會更有約束力 《規(guī)定》明確:禁止中小學幼兒園(以下簡稱學校)學生攜帶手機(含電話手表)進入課堂。學生確有需要將手機帶入學校的,應當由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向學校提出書面申請。經允許帶入學校的,學生應當將手機交由學校統(tǒng)一管理;未經允許帶入學校的,老師應當代為保管,并及時告知其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共同進行教育。學校應當保障學生合理的通話需求;加強宣傳引導,并結合實際制定手機管理具體辦法,納入學校日常管理。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指導學校落實本規(guī)定。教育督導機構應當對學校手機管理情況進行監(jiān)督。 “手機不能帶進教室,這點我是很贊同的。”知道《規(guī)定》今年秋季開始實施后,杜先生開心不已。他的女兒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中班了,暑假期間一直鬧著要買電話手表。最近家人正準備要買,看了形形色色的產品后,直發(fā)愁不知該怎么選。“現(xiàn)在電話手表的功能很強大,打電話、拍照、定位、健康監(jiān)測、上網、交友……跟手機的功能沒什么差別,甚至還更全面。說實話,我也很矛盾,不知道該不該給孩子買,那么多功能,孩子一學就會,帶了電話手表,對孩子的專注力養(yǎng)成、視力等方面肯定會有影響的。《規(guī)定》發(fā)布后,完全解決了我的煩惱。”杜先生表示,從實際需求來講,孩子的學校近,上下學都接送,確實沒有使用電話手表的需要。 倪女士家有三娃,分別入讀幼兒園、小學、高中。她表示,老大上小學的時候就帶著手機進校園,上初中和高中也都帶手機,帶到學校后會統(tǒng)一交給老師管理,等要回家了再拿回來。老二上小學之前買了電話手表,后來壞了就沒再買。“學校離家近,確實沒有帶的必要。”倪女士介紹,老大上初中時,聽說也存在學生把手機帶到學校玩游戲的情況,現(xiàn)在學校都不讓帶,要帶手機需要申請,學生玩游戲的情況基本沒有了。“立法規(guī)定對學生來說更有約束力。” 泉州科技中學用保險柜保存學生手機(學校供圖) 學校 十幾年前就有學校出臺管理規(guī)定 記者了解到,其實早在去年,教育部發(fā)出《關于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后,泉州各中小學便已經將手機管理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并逐步進行細化,甚至有的學校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出臺手機管理規(guī)定。 早在2016年,泉州市培元中學就正式出臺了有關智能手機使用的管理方法,并逐年進行細化。該校政教處主任游立林介紹,出于學生正常通訊需求的考慮,提交書面申請,經學校允許后,學生可攜帶非智能手機(老人機),入校后學生需將手機上交班主任。學校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了多元通訊空間。去年學校在每層教學樓和宿舍樓的走廊安裝了公用電話,供學生使用,并且在公用電話旁張貼心理咨詢、校園安全、醫(yī)務室的聯(lián)系電話。另外,學校開設綠色網吧、泛在學習室等,方便學生及時查閱資料、了解時政,同時延長學校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開放時間,滿足學生需求。 泉州一中去年對學校于2016年制定的《泉州一中學生手機管理制度》進行了修訂,并印制學生使用手機申請及承諾書,分為住宿生版和通學生版,違反管理制度使用手機,將按等級進行處理。 十幾年前,泉州科技中學就已經有了相關規(guī)定:“每周日晚到校上交手機,每周五放假前返還給學生。”學生們大都能自覺遵守,也獲得家長們的認可。該校考慮學生往返家校需使用手機與家長聯(lián)系或支付車費等,經學生申請,學校同意后,學生方可帶智能手機進校園,但入校后需交給班主任統(tǒng)一管理。泉州科技中學各年段辦公室、政教處設有保險柜,用于保管各班學生上交的手機。另外,在宿舍區(qū)、教學區(qū)、年段室均設有家校親情電話,方便學生與家長聯(lián)系。 去年,泉州市第二實驗小學泉州開發(fā)區(qū)校區(qū)在“致家長關于加強學生帶手機等智能產品進校園管理的一封信”中提到,從5月17日起,原則上不允許學生攜帶智能通訊產品進入校園。考慮到學生聯(lián)系家長的需要,學校布置了20臺固定電話供學生需要時免費撥打。如若個別學生情況非常特殊,確需帶手機進入校園的,可提出書面申請,學校批準后方可帶入校園,交學校統(tǒng)一管理。 老師 立法讓學校管理有據(jù)可依 “剛開始那幾年,學校要管理學生的手機,學生抵觸心理比較大,但近幾年社會似乎達成了共識。如今《規(guī)定》一出,可以消除部分學生的抵觸心理,這也讓學校及家長的管理監(jiān)督更加有據(jù)可依。”泉州科技中學政教處主任陳洪河介紹,學校一直在探索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目前已經相對成熟。“電子產品的過度使用,會耽誤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更加需要學校和家長的正面引導。” “《規(guī)定》很有震懾力。”游立林認為,手機功能越來越智能化、娛樂化,學生們對手機的迷戀現(xiàn)象越來越明顯,《規(guī)定》讓學校管理起來更加有底氣。他強調,學校在做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同時,要注重學校硬件設施的打造,一定要跟上并且更加人性化,不能強硬地中斷學生和學校外界的聯(lián)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