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經貿合作 實現互利共贏 推進21世紀“海絲”建設 商務部副部長 高燕  很高興來到美麗的泉州,出席國務院新聞辦主辦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研討會。我代表中國商務部,對研討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海洋是各國經貿文化交流的天然紐帶。回顧歷史,海上絲綢之路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繁榮了亞歐非國家的經濟,推動了東西方溝通交流。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為古絲綢之路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我們要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這一倡議的內涵,積極為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出謀劃策,貢獻智慧和力量。借此機會,我愿與大家分享幾點看法。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開放包容的合作倡議。古絲綢之路通過商品、人員和思想的交流,推動了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不同文明的對話交融,在人類歷史上寫下了燦爛的篇章。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國際和地區形勢依然紛繁復雜,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沒有改變。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過程中,我們將堅持開放性和包容性的原則,歡迎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地區組織積極參與,共同挖掘合作新機遇,打造合作新亮點。我們將充分依靠既有的多雙邊機制,借助既有的區域合作平臺,并為這些機制和平臺充實新的內涵。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共同繁榮的美好愿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順應了當今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新趨勢,符合沿線各國密切經貿往來、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共同愿望。我們將堅持共建、共商、共享原則,充分利用海洋的連通性、流動性和廣布性,致力于亞歐非大陸及附近海洋的互聯互通,深化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實現各國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續的發展,為各國人民帶來更大福祉;希望沿線各國相向而行,群策群力,緊密結合各方發展實際,加緊實施一批有基礎、有共識、帶動性強的重大合作項目,以點帶面、從線到片,以區域大合作促進區域大發展。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全面交流的橋梁紐帶。海上絲綢之路不僅是中國與亞歐非各國之間的貿易通道,也是溝通東西方文明的橋梁,不僅是一條通商之路,也是一條文化交流之路、文明對話之路。我們將秉承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充分尊重各國的自主權和意愿,鼓勵各國自愿平等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加強文化藝術、科學教育、醫療衛生、體育旅游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擴大地方合作和民間交往,讓各國人民感情不斷加深,友誼世代相傳。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主要內容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之間緊密聯系、共同促進。中國商務部將扎實推進經貿合作,發揮好經貿合作的基礎和先導作用,為互聯互通建設、金融合作奠定基礎,為沿線國家政策對接和人文交流創造條件,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形成高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合作新格局。 挖掘貿易新增長點,促進區域貿易繁榮。過去十年間,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貿易額年均增長18.2%,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從14.6%提高到20%。展望未來,只要我們不斷相互擴大市場開放,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商機依然廣闊。我們要深化海關、質檢、電子商務、過境運輸等全方位合作,努力消除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為貨暢其流創造更好條件。完善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南亞博覽會、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經貿交流平臺,幫助各國企業家尋找更多商機。創新貿易方式,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完善區域營銷網絡。堅持進口與出口并重,促進與沿線國家的貿易平衡。積極發展服務貿易,推動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協調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