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沿線各國共享發展成果 M·胡馬云·卡比爾 孟加拉國企業研究所副所長 “一帶一路”是一個很好的倡議,作為通過協商和建立共識來實現經濟發展的手段,這一舉措在原則上得到了孟加拉國的支持。“一帶一路”倡議既有文化歷史背景,還有地理上的背景,可以將各國的發展程度慢慢靠攏,讓不同發展程度的國家共享發展成果。當前全球化背景下,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自應對國際社會問題,都應該由各國聯合解決。可以說,“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構想正是在這個正確的方向上邁出了卓有成效的一步。 形成開放式國際經濟合作帶 賈益民 華僑大學校長 實現“一帶一路”構想,應以國際經貿合作為核心,以海上運輸通道和基礎設施建設為依托,以沿線的重點港口、中心城市、資源區塊、產業園區為重點支撐,以海洋捕魚合作為牽引,以人文旅游交流為紐帶,構筑陸海空立體交通網絡,形成開放式國際經濟合作帶,形成具有強大產業聚集效能的經濟走廊。以這種利益交融、互利共贏的一體化伙伴關系,來緩解周邊矛盾,維護通道安全,獲取戰略支點,拓展發展空間。重點打造東南亞港口與西南陸地的通道,連接“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 打造新的區域合作模式 王玉主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建設與發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需要共同合作,不是中國一方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打造亞洲地區新的區域合作模式。長期以來,亞太的發展實際上在試圖復制歐洲模式,比如東盟,從自貿區,到互聯互通,到共同體。但是也要看到,歐盟的文化和基礎設施的一體化程度是很高的。東盟與歐盟不同,即便是沒有了制度的障礙,東盟各國僅要實現物理的聯通就很困難。中國要和周邊國家和地區真正實現一體化,就不要去拷貝西方模式,而要結合我們的實際,讓這些互聯互通真正鏈接到區域的產業鏈上來才有意義。 實現中國—東盟“鉆石十年” 張建平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 對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實施有幾個建議:與東盟國家就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戰略共識,建立國家領導人對話機制;與東盟國家合作制定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長期戰略規劃,建立中國—東盟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交流機制,使得雙方財政、貨幣、競爭政策協調配套;加強與東盟國家的人文交流與教育科技合作,培養一批國際化人才;加快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統籌雙邊與多邊、區域與次區域合作,再造中國與東盟之間的“海上絲綢之路”輝煌,實現中國—東盟的“鉆石十年”。 華僑華人積極尋找投資結合點 吳亮泰 泰國豐泰國際集團董事長 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構想下,新能源產業迎來新機遇和發展空間。充分利用“21世紀絲綢之路”帶來的發展平臺和機遇,與沿線國家深化合作,大力實施汽車產品出口戰略,推動汽車企業開展國際合作和交流。在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華僑華人可根據所投資的領域及所在國的發展戰略,尋找結合點。華僑華人有著熟悉當地法律環境和商務運營方式、了解所在國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需求等優勢,可積極推進新能源產業在東盟等國的認證,創造和諧共贏的合作氛圍。 |
- 2015-02-13默罕默德·賈拉爾:新“海絲”將帶來更好中阿關系
- 2015-02-13深化經貿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推進21世紀“海絲”建設
- 2015-02-13阿坎·蘇威爾:海上絲綢之路 將帶來繁榮和平穩定
- 2015-02-13張軍擴:攜手共建21世紀“海絲”正當其時
- 2015-02-13欽貌林:建設新“海絲”是本世紀創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