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展亞洲風情 同圓海絲夢想 ——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綜述  亞藝節期間,兩位外賓和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的群雕合影。公園將成為承載絲綢之路精神的文化藝術博物館。林熙 攝 東南網11月1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劉益清 林劍波 何金)15日,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在泉州落幕。 五洲嘉賓正陸續歸去,但悠悠海絲韻、濃濃亞藝情,仍彌漫在這個擁有多元文化的古城,并對未來“一帶一路”建設產生綿遠影響…… 亞藝節是國務院批準的首個區域性國際藝術節,也是我省歷年來舉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藝術活動。本屆亞藝節包括表演藝術、視覺藝術、文化交流對話、文化之都魅力、網絡亞藝節、主題公園等6大板塊、16個項目、73項內容,匯聚五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襄盛舉,充分展現了亞洲乃至世界文化共同發展成果和海絲合作永恒魅力。 文化的盛會 這是一場不同民族不同風格不同藝術樣式和諧共融的文化盛會。 2日,中國泉州國際南音大會唱在永春縣開唱。來自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40多個南音社團、近500名南音表演者,一同參演。南音素有“漢唐古樂”之稱,從中原傳到閩南后,與當地音樂互相滲透融合,還融入阿拉伯文化等傳入泉州的外來因素,孕育出獨樹一幟的韻味。 “目前,俄羅斯有白鶴拳弟子近百名。”在5日舉行的世界(永春)白鶴拳大會上,永春翁公祠武術館俄羅斯分館館長安德烈說,“這是一次難得的交流學習機會,可大大推進永春白鶴拳在俄羅斯的推廣。” 8日晚,融匯各種文化元素的亞藝節開幕式大型演出在泉州海峽體育中心上演。來自韓國、日本、泰國等亞洲國家的藝術團,攜手中國的國家級、省級和市級藝術團,獻上《海之夢》主題晚會。晚會集中展示亞洲各國文化精華,以及福建文化和閩南文化的特色。 除了海內外文化藝術表演,亞藝節還舉行亞洲文化論壇、“文化的力量”等重量級學術討論活動,通過了旨在促進亞洲合作的《泉州共識》。 在亞洲文化論壇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著名學者余秋雨、日本茶道大師千玄室等海內外文化名流齊聚一堂,共同論道,探討人類如何生存和相處、如何推進文化創新等世人普遍關注的命題。與會者認為,在強調和諧一致的同時,應尊重人的差異及文化差異,以包容的態度正視文明的多樣性,提倡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