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5年,惠世醫院女病房小兒疫苗接種日 【解讀】 租民房建醫院 還設小兒疫苗接種 “福醫二院是泉州最早的教會醫院。”福醫大附屬二院圖書院史館主任黃方說,安妮在文章提到的就是二院前身,叫惠世醫院,是1881年由英國基督教長老會派教會醫生顏大辟到泉州創辦的。 1882年,顏大辟在連理巷租用民房,在那建起惠世醫院,由他擔任第一任院長,1889年募集了8000美元在那購地建起院舍,“惠世醫院初創時有30張病床,設有內外科,同時分設男女病房,臨床業務除日常工作外,還有小兒疫苗接種。”黃方說,顏大辟在辦院的同時,也招收學徒,首批招收5名,教學模式上改良了師徒傳承,采用半工半讀的模式,上午跟班查房、看門診,下午上理論課、做實驗,“這些學生畢業后有的留院執業,有的自主創業開辦私人診所”。 永春分院首創女院 有全省首臺X光機 黃方介紹,當時的惠世醫院還首創了現代集團醫院模式,1888年在永春創辦了第一家直屬分院“永春基督教醫院”,1897年永春分院首創女院,擁有全省首臺X光機和發電機;1938年惠世醫院兼并了由基督教倫敦公會創辦的惠安仁世醫院;抗戰期間,惠世醫院還在南安設立分院。 “惠世醫院還和這些分院建立了雙向轉診關系。”此外,惠世醫院還在總院設立了“院中院”。1901年,在泉州西街裴巷辦了惠世女院,主要以婦內兒科為主,“蘇德安曾在該校學習,后來和她丈夫何大年創辦了永惠婦孺產科醫院,也就是泉州市人民醫院的前身。”不僅如此,惠世醫院還在1934年創辦了“惠世高級護士學校”,首屆分春秋兩季招生,共招收6人。黃方告訴海都記者,教會辦醫院,客觀上還對泉州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泉水之城》與泉州的10年情緣 在我們展開采訪的時候發現,安妮寫的這本書,其實在過去10年間,也曾出現在泉州的多個地方,她和泉州一直有著不解之緣。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原館長王連茂透露,早在2006年就已經見過這本書,該館將書中的內容復印下來,同時還組織人員對其進行了翻譯并打算出版,可惜翻譯完最終沒能出中文版。海交館館長丁毓玲也透露,原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周焜民,也曾組織人員對該書進行翻譯。 石獅市博物館收藏的這本書,本是在民間收藏者王先生手中。王先生告訴海都記者,之前有一位留學歐洲的朋友看到了這本書,并將這個消息告訴他,“這本書是一位外國人用英文描寫了100多年前泉州的社會狀況,這很少見,也很少有人聽過這本書,而且里面的許多照片也很珍貴,我覺得很有意義,便托朋友將它買下”。 其實,在王先生之前,已有外國人收藏過這本書,并把書捐給了泉州,他就是潘威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