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6年,惠世女院醫患合影 “從一個外國人的視角 為我們了解泉州的百年容顏” ——石獅市博物館館長李國宏 海都報對此事的持續關注報道,視角獨到,互動性強,做得很好,對于提高民眾對泉州地方歷史的關注度很有幫助。 這部游記是百年前泉州歷史的一個縮影,解讀其描述,很多情節歷歷在目,有些曾經熟悉的風俗、建筑、情景也在不經意間離我們遠去。每個人滋味各不相同,卻應該引起人們的沉思。 同時,游記從一個外國人的視角,為我們了解泉州的百年容顏,盡管角度不同,文化背景的差異,其描述自有斟酌之處。但是,正是透過不同文化的交流與交集,讓我們更客觀、理性地去思考我們的文化狀態以及文化賴以生存與發展的時空背景。 另外,英文版的中文翻譯出版工作,已納入石獅市博物館2016至2017年度研究課題計劃,翻譯專家已進行初步洽談,預計今年7月啟動。隨著翻譯、注釋的結束,還將邀請泉州本土的專家和高校學者做相關考究和解讀。 “感覺很親切,像是穿越回去那段歷史” ——黎明大學外語外貿與旅游學院副教授王強 “古城記憶·百年前的泉州”欄目得到廣大讀者的認同,我的多位朋友還打電話說,海都報這次報道了百年前的泉州,讓他們感覺很親切。安妮這本書從歷史角度看,很好地反映了清末時期泉州的社會狀況,填補了史料的不足。在前面三章內容里,可以反映出1840年之后泉州的航海貿易走向衰弱,因為廈門被迫開放為通商口岸,外國大量輪船停靠在廈門,而泉州的本土商船被輪船所取代。 另一方面,從文學角度,安妮從一個年輕女孩單純的角度出發,通過細膩的文筆描寫泉州當時的社會狀況,我們在看的同時,像是穿越回去那段歷史時期。安妮真實地描寫泉州那段時期的社會百態,可以看出她是真正地深入民間了解,這本書值得好好研究。 |
相關新聞
- 2016-05-13傳教女孩英文游記現身 圖文并茂講泉州古城
- 2016-05-16英文游記記錄奇怪地名 黎明大學教授:威妥瑪式拼音
- 2016-05-19百年前泉州鬧水災真實記錄:30里古城墻成了避難所
- 2016-05-19安妮眼中的清末泉州:像愛丁堡一樣有文化底蘊
- 2016-05-20百年前泉州城里的女人不逛街 英國女孩嘖嘖稱奇
- 2016-05-24百年前泉州古城一下雨就內澇 出行要坐船或游泳
- 2016-05-26百年前“姑娘”來泉州創建女校 帶來“外面的精彩”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