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內的香爐內有禽蛋 姚洪峰:東西塔風化的加劇感受最深 作為泉州文保專家,姚洪峰不時就要到東西塔下轉轉。 他對東西塔的調研要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那時和華大的老師,做了一次長達5年的塔身監測,專門研究塔的結構變化?!笨钢緝x,盯著儀器上的數據,在旁人看來漫長又枯燥,可是一心撲在古建筑上的姚洪峰卻覺得,“只是5年,還是偏短,觀測的時間可以再長些,得到的結論也會更精確。” 讓姚洪峰開心的是,根據《世界文化遺產地》的要求,今后,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將對東西塔實行長期監測,“這將會成為一個長效機制,甚至包括整個開元寺都在長期監測的范圍內。” “2006年至今的調研,我們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也比較全面了,今年把修繕方案提交到國家文物局,一次就批復通過了。”姚洪峰說,其實2009年就有醞釀要做一份修繕方案,“一開始是想做表面風化修復的,勘察越深入,發現防漏水才是最緊迫的,所以才調整了方向,有了今天的這份設計方案?!?/p> 十年來,姚洪峰感受最深的是:東西塔表面風化的速度一直在加快。每上東西塔,除了調研墻上石雕的狀況,他都會習慣性地再看看腳下,“地上又是一層的脫殼,這是從石頭表面的空鼓上掉下的一層層皮。就像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不保養,老化的速度也特別的快?!?/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