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東西塔》中印有東塔唐三藏浮雕造像圖 猴行者助力取經 可往生西天極樂世界 為何東西雙塔均有唐三藏和猴行者? 據了解,東西塔每一層嵌有佛教人物浮雕16尊,兩塔共有160尊。須彌座上,還有佛傳圖40方、花卉鳥獸圖48方,以及負塔侏儒16尊。其中,東塔象征東方娑婆世界,分五層,表示佛教修行的五種境界。西塔象征西方極樂世界,也分為五層,代表“八方上下的十方世界”。東西雙塔一樣,每一層每一面的浮雕人物,都以二人為一組。 “東西塔的表象就是著意適應這種東方婆娑世界和西方極樂世界的內容。特別是東塔,每一層的八個面壁上,都嵌刻著如同真人一般大小的佛教人物浮雕。這些人物浮雕,體現了東方婆娑世界的佛化精神。”王寒楓稱,其中東塔的浮雕,一則表現他們之間道果境界深淺不同,一則表明他們在婆娑世界負有自身修行和普化運戴眾生的責任。 唐代高僧玄奘,是中國佛教經藏四大翻譯家之一。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629年),他西行求法,往返17年,旅程5萬里,帶回大小乘教經律論三藏共520策、657部。從貞觀十九年開始,玄奘盡20年之精力從事譯經工作。他的西天取經事跡廣泛流傳到民間,進而演變為文學藝術的創作素材,南宋時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有《唐三藏》院本,元代有《唐三藏西天取經雜劇》,明代有吳承恩的小說《西游記》,可謂婦孺皆知。 而猴行者幫助唐僧玄奘往西天取經有功,被唐太宗封為八萬四千銅頭陀尊者,地位相當于羅漢,又由于佛教主張“眾生佛性平等”,猴行者也可以往生西天極樂世界了。 相關鏈接:白衣秀士 也稱“白衣秀才”,出自《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孫悟空化裝為白衣秀才,與玄奘一行6人相遇,自稱花果山紫云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來助和尚取經。白衣秀才是孫悟空這個形象形成中的一個環節。從孫悟空原型看,與白衣秀士密切相關。現存《大唐三藏取經詩話》為南宋時說話人使用的話本。 |
- 2016-07-22十年把脈診出15大癥狀 泉州東西塔防滲漏工程或年底完工
- 2016-07-22泉州開元寺雙塔將動工修繕 最遲明年7月底完成
- 2016-07-22聽說過西塔“蜈蚣精”嗎
- 2016-07-23我從東西塔走來 聽聽他們與東西塔的那些故事
- 2016-07-25泉州東西雙塔“身高”有玄機 塔高以周長為比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