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支援“乘”勢出擊 助力疫情阻擊“第一線” 一段時間來,臺商區通過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廣泛號召動員各界人士、組織發揮自身優勢支援疫情防控“第一線”。 黨員醫護成為最美的“逆行者”。臺商區醫院、鄉鎮衛生院黨支部第一時間組建4支黨員醫務服務隊和1個黨員防疫工作組,做好各村人員的篩查、醫學追蹤、預檢分診和轉診,并組織醫務人員響應號召馳援武漢,在征集令發出不到半小時,就有7名護士主動報名。 非公企業黨組織和黨員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泉州市華德機電設備有限公司黨支部組織10多名黨員職工提前復工,連續奮戰10余天研發生產5臺醫用高效負壓空氣凈化系統,無償捐贈給泉州市傳染醫院用于疫情防控;福建利澳紙業有限公司黨支部通過泉州臺商投資區慈善總會向武漢捐款100萬元,專項用于疫情防控;怡德、建利達、克拉克等企業黨支部積極協調企業主,實施“停工不停薪”。 社會組織紛紛緊急行動,沖在疫情阻擊的“第一線”。區黨員互助協會、志愿者協會黨支部等充分發揮作用,組織捐款捐物,邀請專家入戶開展心理輔導,為居家隔離人員、困難黨員等送去生活物資、防疫物資。例如,百崎鄉愛心公益協會負責 人郭志壇第一時間組織志愿者、愛心人士加入抗疫隊伍,積極配合鄉村兩級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群眾引導勸導、環境清理消毒、出入口監測排查等工作,同時,協調借來宣傳車,把防疫知識傳送到每家每戶。張坂雕藝協會黨支部發起“益起行動,共同抗疫”活動,捐款 11.6 萬元,為孤寡老人、困難群眾等免費發放一次性口罩4000多個、防疫手冊800余份。 紅色服務排憂解難 積極解決企業復工復產存在困難 臺商區堅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陸續出臺了“企業復工復產6個到位”“企業開工審核9個是否”以及“支持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20條措施”等政策,精準破解企業復工復產“五難”,并在全市率先啟動重點人群和省外進入臺商區人員病毒核酸檢測工作,組織醫務人員入企集中采樣送檢,區財政承擔80%的非重點疫區來區人員檢測費用。 連日來,臺商區4支企業復工復產及防控工作組奔忙在企業一線,深入指導復工復產,督促落實防控責任,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用工、物流、金融等問題,并實施信息“共享”,減輕企業負擔。 不僅如此,臺商區開設了企業復工“綠色通道”,啟動“容缺受理”,開啟一站式、保姆式、全鏈條服務,全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并組織“黨建+人才”服務專員深入企業,積極解決企業復工復產存在的困難,協調各方資源幫助華德、怡德等企業包車接回省外非疫區員工。同時,推行“共享餐廳”,針對中小型企業員工就餐困難等問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委牽頭檢查檢驗并確定6家服務優質、有供餐能力的餐廳,協調餐廳幫助企業集中送餐、安全就餐,切實幫扶企業復工復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