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23日報道(本網記者 黃雨昕 林杰 通訊員 陳秋紅)“泉州是民營經濟大市,從宏觀層面理解新‘國資’概念十分重要,當前產業需要高質量發展,就應該充分理解‘國有資本+民營資本=中國資本’的新國資概念,讓國有資本引領民營資本創新共融,才能更好地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在2022年泉州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上,國資基金50人論壇秘書長、惠安鄉賢謝招煌率先提出了服務產業發展的新“國資”概念。 日前,謝招煌在家鄉惠安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作為從惠安走出去的青年鄉賢,謝招煌聊起工作和生活,最大的感悟是學會用價值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發展。 謝招煌參加業界交流活動時發言。受訪者 供圖 “土地上應該‘長’一些更有價值的東西” 謝招煌出生于惠安黃塘鎮的一個農村家庭,爺爺和父親都曾是鄉村教師出身,在祖父輩的言傳身教下,謝招煌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和生活習慣。打小起,他便跟隨父母下地種田,“土地”的概念也在兒時心中悄然“萌芽”。 “我們家招煌小時候話不多,但做事很認真,比較乖巧,印象最深的是他讀書或者干農活都勤奮。”謝招煌父親謝耿文說道。 據謝招煌的小學母校榮西小學老校長陳惠章回憶,招煌同學讀書時性格很內向,常常一個人默默地站在一邊做早操、聽老師說話,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他的學習成績,每次考試后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他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老師和家人都不用擔心他的學習。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