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實踐作業 引導學生節約糧食 今年11歲的鄭奕涵同學就讀該校五年級,他們年段作業為《自食其“粒”——翻滾吧大米》,即用飯桌上的剩飯進行再加工,制作成一道美食,并用圖文或視頻的形式記錄下自己制作美食的全過程。 “以前在勞動課上,老師有教我們用剩飯做壽司、炒飯,我喜歡嘗試做不一樣的食物,所以這次實踐作業我通過網絡學習制作了米飯鍋巴,看到自己做的食物被‘一掃而空’,我感覺非常開心。”鄭奕涵告訴記者,這項實踐作業也幫助她掌握了一項節約糧食的好方法,她也將自己所學分享給小伙伴。 學生動手完成實踐作業。學校 供圖 四年級蘇淮茹同學的實踐作業是通過思維導圖、繪畫圖解的方式記錄米粒成長記。從小她就知道飯桌上的糧食來之不易,是由農民伯伯辛苦種植而來的,通過這次完成作業,她才知道從一顆種子變成一碗米飯需要經過10道工序。喜歡畫畫的她,用心地將米粒成長的每一個瞬間繪制出來,并寫下對自己的要求。 “雖然我喜歡畫畫,但是我畫完10道工序后我還是覺得有點難,可想而知米飯上桌有多來之不易,我們更要珍惜糧食。”蘇淮茹講出了心中的感悟,在家里她也會做好姐姐的榜樣,告訴妹妹要珍惜糧食。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