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同發力 引導孩子踐行“光盤”行動 “好習慣的養成是需要時間的積累,對于孩子們而言每一次用餐都是習慣養成的最佳課堂。長期以來,我們也號召家長在家里要做好榜樣,與孩子一起踐行‘光盤’行動,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曾鳳蓉告訴記者,而對于有參加學校午托服務的學生,陪餐的值班教師在用餐后,更是主動向學生亮出自己的“光盤”,以此引導、教育他們節約糧食。 今年9歲的蔣晨露同學在家校共育下,養成“不挑食、不浪費”的好習慣。“吃飯時看到爸爸媽媽與老師都能‘光盤’,在他們的影響下,‘光盤’已經成為我的一種習慣了,吃完飯如果發現自己碗里還有食物,我反而會覺得不適應。”蔣晨露告訴記者。 家長拍照并制作孩子餐前、餐后對比圖。學校 供圖 身教勝于言傳!通過家校共育的方式,家長與老師們以身作則,踐行“光盤行動”,教育孩子們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從而真正促進孩子們逐步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鯉城區委文明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辦公室工作人員陳麗蓉表示,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充分發揮好文明校園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開展活動讓孩子們樹立珍惜糧食、反對浪費的觀念,并引導家長帶動孩子共同踐行勤儉節約理念,培養厲行節約良好習慣,有利于推廣文明用餐,傳遞文明新“食”尚。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