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7日報道(本網記者 施遠圻)干部工作繁雜、工作力量不足……面對這些基層常見的問題,去年來,泉州市鯉城區進行有益探索、創新實行“大部制”協同工作機制,構建起人力資源統籌、行政成本精簡的多部門一體化融合運行模式。 據介紹,鯉城區在不改變單位的機構設置、職能配置、人員編制等事項基礎上,按照分管領導統籌、單位管理歸口、業務趨同整合等原則,將43個區直單位分2批次整合成14個“大部制”協同工作組合,有效提升工作效能,激勵創優爭先的內生動力。 解決“人少事雜”問題 激發干部隊伍活力 “1997年行政區劃調整后,鯉城原有的干部隊伍一分為三。但調整后,我區的行政編制總量保持不變,這也導致干部隊伍數量和結構出現短板。”鯉城區委編辦主任、區委組織部副部長何夏鵬介紹道,不少單位僅有三、四名干部職工,除了完成單位的主責工作外,還需做好機關工會、文明創建、績效考評等工作。 由于人少事雜,也導致這些單位存在工作力量不足、干部工作繁雜等問題。于是,鯉城區在推進“大部制”協同工作中,對人員、共性工作、相近業務進行整合。通過整合組合內各單位黨建、績效考評、值班帶班等16項共性工作,累計精簡共性崗位768人次,全區共整合騰出干部126人,讓干部負擔更少、職責更清,有更多精力和熱情投入工作中。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制”協同工作組合推行聯合值班帶班制度,在節假日工作保障到位的同時讓干部職工得到充分休息;而在遇見創城創衛等全區中心工作時,組合牽頭單位統籌安排人員參加,在落實中心工作的同時保證各單位正常運轉。 此外,建立組合相近職責業務清單和問題清單,進一步厘清組合共性職責事項94項、職責分工事項221項、風險防范點331個,建立內部優化、協同工作機制,減少職能相近部門、同部門關聯股室的溝通協商環節,使內部運行更加順暢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