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獻寶 赤子僑心為家國 1959年6月,林資美之妻陳和娟老太太在孫媳王燕燕的動員下將傳家寶“商朝七寶銅犧尊”無償捐獻給政府。該犧尊為夏殷朝廷祭器,距今三千多年,高約二十公分、長約三十公分,周身“銀錯鏤花”,雙眼各嵌綠寶石一枚,有如初生之犢,被歷史學家和文博專家稱之為“稀世珍寶”。 商朝七寶銅犧尊(王燕燕 供圖) 1959年6月,泉州市(今鯉城區)文物管理委員會出具的犧尊收據。(王燕燕 供圖) 1959年10月,泉州市人民委員會(1981年2月恢復泉州市人民政府名稱,1986年1月改稱泉州市鯉城區人民政府)為表彰陳和娟捐獻文物頒發的獎狀。(王燕燕 供圖) 據傳,康熙年間,因泉州籍大學士李光地匡扶有功,皇帝賜此犧尊以示嘉獎,李光地返鄉后,犧尊被帶到泉州,幾經輾轉為林資美收藏。民國時期,林氏后人將犧尊當作傳家寶藏于水井中,躲過了多方勢力的搜查。20世紀50年代,著名僑領陳嘉庚在廈門創辦華僑博物館,曾到泉州與林家商量,愿蓋大廈換此寶,但林家人認為寶物應無償獻給國家,最好留在故鄉泉州,才有了“林家后人無償獻寶”這段美談。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