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機甲悟空“攜手”惠安女同游崇武古城(惠安縣文旅局 供圖) 今年以來,惠安縣以“文化+”為載體,緊跟消費新趨勢,持續提升傳統業態,培育新業態新場景,推動文化和旅游在更廣領域、更高水平深度融合,讓文旅熱潮涌動于山海間。其中,國慶假期接待游客61.4萬人次,旅游收入約4.55億元,同比增長34.02%,央視《朝聞天下》、人民網等主流媒體也聚焦惠安文旅經濟火爆場景,進一步擦亮“風情惠安”文旅IP品牌。 崇武古城破屏出圈 文化魅力全面綻放 機甲悟空與惠女的互動表演、特色美食的舌尖盛宴、趣味潮玩集市、惠女民俗展演以及音樂盛會……國慶長假期間,惠安崇武古城迎來了旅游熱潮。據統計,10月3日當天,崇武客流量超11萬人次,同比增長45.2%。四面八方的游客紛至沓來,享受著這座海濱小城獨有的魅力與風情。 近年來,惠安縣啟動崇武古城保護活化利用工程項目,致力通過修繕傳統建筑、改造道路、整治管網、活化文旅業態、講好古城故事等方式激發古城活力。隨著一系列創新之舉如火如荼地推進,崇武古城正在“活起來”“火起來”。 9月29日,惠安縣文旅經濟發展大會暨古城文化節在崇武古城盛大開幕。活動宣布了九大方面文旅高質量發展舉措,并推出國慶精選旅游路線及多項主題活動。其中,崇武古城“三進”(大師進古城、惠安優品進古城、大學生創業進古城)活動的啟動,為古城注入新活力與新創意。大師們現場展示技藝,惠安優品琳瑯滿目,大學生創業項目精彩紛呈,讓游客在古城中感受到了濃厚的文化氛圍和創新精神。 文旅盛事的成功舉辦離不開服務保障,內環城路的整治工程就是一大亮點。曾經的崇武古城,房屋緊挨城墻,出行十分不便。為打造舒適出行空間,惠安縣不僅大手筆部署拆掉了古城墻5米保護范圍內的房屋,古城保護活化利用項目指揮部也通過每周一調度、每會一焦點,統籌調度房屋征遷、內環城路整治等工作,聚力全要素全鏈條服務護航項目建設加速度。 國慶假期,走在人頭攢動的崇武古城,只見內環路、跑馬道、黑悟空,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惠安女、音樂節、特色小吃,讓市民游客在可感、可知、可參與的切身體驗中享受文化滋養。 “隨著內環城路整治工程項目一期西門至南門段正式開通,國慶期間,我們還在此成功舉辦了第四屆‘萬家千廚·百味惠安’地方特色美食周暨惠安文旅消費季活動。”惠安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期間,不少游客紛紛慕名而來,品嘗來自全縣12個鎮的各式特色美食,并參與惠女變裝體驗、零元免費旅拍、惠安女音樂節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盡情體驗崇武古城的文化之美、文旅之熱、古城之韻。 非遺活動精彩紛呈 創意營銷借臺引流 在惠安,文旅活動不僅僅是簡單的宣傳推廣,更是一場場創意與智慧的激情碰撞—— “萬里海絲路 千年刺桐情”文化盛會上,惠安融合了繪畫和音樂兩種藝術形式,高位對接范迪安、廖昌永等藝術大咖,讓大咖齊聚惠安,讓惠安再次站在聚光燈下。 草莓音樂節上,惠安巧妙地將惠安女服飾、文創產品等元素融入其中,讓游客在享受音樂盛宴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惠安獨特的文化魅力。 雕刻藝術節上,來自世界各地的雕藝大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惠安石雕產業的未來發展。活動現場展出的眾多精美絕倫的石雕作品,讓人目不暇接。大師們現場雕刻,盡情展示技藝,也吸引眾多游客駐足觀看。 這些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惠安觀光旅游,更在社交媒體上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惠安也因此搶抓城市熱度持續高漲、人氣爆棚的有利時機,積極創新文旅宣傳推介方式—— 首部微短劇《銀腰鏈:尋根之旅》在“惠安文旅”“好看泉州”視頻號首發,小紅書等平臺話題閱讀量超10萬,帶動“跟著微短劇游惠安”新風潮;《英雄古城 崇武有約》《惠女精神 傳承有我》《福見惠安 鄉賢有為》系列融媒傳播,全網累計點播量超億次;借助新媒體營銷,在微博、抖音、今日頭條、小紅書等平臺,“惠安一半藝術一半海”“惠安草莓節”等抖音話題多次登上熱搜第一,讓城市“能見度”不斷提升,為惠安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新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