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長蔡戰勝代表泉州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 中共泉州市委宣傳部 供圖 改革動力充沛 發布泉州民企100強、服務業民企20強、創新型民企20強等榜單;清單式推出創新舉措166項,“ 一件事”集成套餐聯辦率93.6%,125個事項實現“跨省通辦”; 市屬國企資產總額4700億元、增長19.6%;3家市屬國企登榜全國服務業企業500強;做大信易貸平臺規模,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9.8%;全市基金規模1700多億元; 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建設“百千萬畝方”61片,恢復耕地3.1萬畝;編制工業產業區塊線專項規劃,劃定工業產業區塊線66萬畝,推進盤活低效用地4.2萬畝,處置批而未供用地和閑置土地2.8萬畝;處置歷史遺留建設用地和歷史圍填海9333畝;完成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20宗; 金門供水水源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累計向金門供水3800多萬噸。 城建品質提升 重點城建項目2370個完成年度投資1400億元;中央商務區成型成勢,已投用總部大樓18棟,年稅收超億元樓宇4棟,入駐企業1500多家; 全市新改建城市公園綠地107公頃,口袋公園建設數量居全省首位;中心市區13年來再次投運220千伏變電站,容載比提升20.7%,新建電動自行車充電點位1.3萬個; 開工“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項目31個,列入第一批國家建設城市;啟動老舊小區改造項目113個、惠及1.1萬戶;新增保障性住房1萬多套;全市住宅小區物業服務覆蓋率實現100% ; 新改建供水管網1380公里,實施村莊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項目350個,整治裸房4.2萬棟。 民生福祉增長 超七成五財力投入民生,完成為民辦實事項目41項;建成標準化零工市場43家,培育 “泉用工”特色勞務品牌12個,全年城鎮新增就業9.6萬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8萬人,完成職業技能培訓5萬人次;新增“五險”參保18.6萬人次、住房公積金歸集6.4萬人;實現縣級社會福利中心全覆蓋,新增養老床位2000多張; 全市新增中小學學位2.7萬個,中心市區普通高中錄取率提升到69.2%,增幅歷年來最高;累計創建鄉村溫馨校 園特色校100所,培育初中教育綜合改革“新優校"45所、“名優校 +”教育發展共同體100個;加強基礎教育人才引進,引聘博士、碩士、高校 優秀畢業生1569人; 全市新增衛技人員2315名、床位 2000張、千人口嬰幼兒托位數4.2個;新增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1個、中醫優勢專科4個;二級以上公立醫 院全面推行“一次掛號管三天”;深化縣域醫共體一體化建設,縣 域消毒供應、檢驗、病理、心電、影像和遠程會診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覆蓋率100%;實現村級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全面推行DRG 支付方式改革,基本醫保“一人一檔”參保信息管理平臺在全國推廣; 完成20個文保單位保護修繕;新增世界級非遺1項;開展公益性文化惠民演出5000多場,培育新型公共文化空間24個;獲“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牡丹獎各1個;泉州市運動員在巴黎奧運會收獲1金1銀。 社會安全穩定 鞏固深化5.2萬家企事業單位創建成果,梯次向5.6萬家小微工商貿企業、“九小場所”等延伸覆蓋,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連續實現“雙下降”,安全生產和消防目標責任制考核保持全省第一; 完成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1.2萬畝,中心市區生活污水收集率提升到60.6%,建成永春、德化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PM2.5平均濃度下降6.4;主要流域國省控斷面、小流域考核斷面優質水比例分別增長5.1%、9%,提檔升級建成安全生態水系123公里,河湖長制入選水利部典型案例;全市新增植樹造林8.9萬畝、 綜合治理水土流失26.7萬畝;完成全國首筆土壤改良碳匯交易; 新建“黨建+”鄰里中心229個、累計832個;信訪事項一次性化解率99%; 新制定政府規章、提請審議地方性法規4部;市政府本級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100%;辦理人大代表建議391件和政協提案575件;表揚表彰項目建設先進集體28個、先進個人1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