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張曉明/文 林勁峰/圖)又是一年春草綠,百花風起時節至清明。按泉州清明祭掃“前十后十”的習俗,昨日首波祭掃高峰到來。雖然氣溫不高,不少群眾仍借著周末前往各陵園祭掃。記者走訪中心市區“兩園一山”看到,越來越多的市民采用獻鮮花、結黃絲帶等方式祭掃,踐行綠色文明祭掃理念。 值得提醒的是,連日來,受冷空氣影響,我市氣象部門發布了大風黃色預警,掃墓祭祖、焚香燒紙活動極易引發火災事故,提醒各界共同做好防范。 宏福園內松柏郁郁蔥蔥,未見燒金紙帶來的濃煙。 社區設置檢查站助力森林防火 嚴陣以待設置防火檢查站 “你好,請開一下后備廂。”昨日10時,記者驅車來到宏福園看到,進園處設有防火檢查站。20多名工作人員分成幾列,引導入園的小車、電動車停下檢查,發現鞭炮就沒收,發現金紙則暫為保管。“根據規定,禁止一切火種進山。金紙可以放在這里暫存,也可以交由我們統一焚燒。”工作人員解釋道。記者觀察15分鐘,未看到有市民攜帶鞭炮前來,少數的市民攜帶了金紙。進入宏福園園區廣場,一部消防車嚴陣以待,幾名工作人員也在徒步巡邏。 11時,在皇跡山陵園內,多名工作人員在園區來回穿梭、仔細巡查,現場未聞煙花爆竹燃放的聲音,也未見燃燒金紙的濃濃煙霧。“我們采取分區巡邏的方式,每個點位都安排了足夠的人員巡查、勸導,及時制止市民燒金紙、放鞭炮。”一名工作人員說。 11時50分,在清源山齊云路上山入口處,交警正引導轎車停放在停車場內。上行百米后,記者看到由仁風社區設置的森林防滅火檢查站,工作人員一一對上山群眾所攜帶的祭祀品進行檢查。工作人員表示,從檢查的情況來看,基本上沒有人攜帶煙花爆竹,崇尚文明祭掃的市民越來越多了。記者看到,檢查站還配有一輛森林消防摩托車,該車為四輪驅動,尾部帶有水箱和消防水泵,可在起火之初及時進行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