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灣大橋明日12時正式通車,行人、非汽車禁止上橋—— 停車觀光罰200元扣6或12分  行車在泉州灣大橋上,藍藍泉州灣仿佛觸手可及。(郭曉斌 攝) 昨日,市交通委、高速交警部門和泉州灣大橋指揮部統一組織通車前行車體驗。記者在行程中了解到,作為高速公路,泉州灣大橋采取全路段封閉管理,行人、非汽車禁止上橋,行車非法駐留一律罰款200元,扣6或12分。 □本報記者 孫燦芬 通訊員 莊愛萍 行車體驗 踏波而行 藍藍泉州灣觸手可及 起自晉江新塘街道南塘村,接環城二期晉石高速公路,于石獅蚶江跨越泉州灣,經臺商投資區秀涂村,止于惠安錦水,接環城一期南惠高速,泉州灣大橋路線全長26.7公里,其中新塘至秀涂跨海大橋部分長12.45公里,秀涂至錦水北岸連接線部分長14.25公里。沿線新設置石獅北(石湖港)、泉州東(秀涂港)和臺商區(張坂)3處落地互通,錦水一處樞紐互通。 昨日上午,記者一行從石獅北(石湖港)互通口上橋。如果從圖紙上或者空中看,這一互通口的位置在泉州灣大橋的中部,距離泉州東(秀涂港)約6.9公里。泉州灣跨海大橋有限責任公司工程部副主任周清長介紹說,位于石獅蚶江的這一互通以全海上互通為特色,這在國內高速公路中是十分少見的。 記者觀察發現,剛上橋時,兩側的景觀還是大片的灘涂,不時可見圍海養殖的漁民在其間忙碌,一幅以海為田、沐海為生的場景。不一會兒,車已行至泉州灣中,左側,晉江大橋巍峨矗立,沿晉江兩側,泉州現代化城市圖景風姿綽約;右側,身后是繁忙作業的石湖港區,眼前,秀涂人工島引橋在一灣海水的映襯下線條清晰。而視線向下,在江和海的交匯處,萬頃的碧波近在身邊,似乎觸手可及,行進于橋上,仿佛踏波而行。 周清長介紹說,為了保證通航,泉州灣大橋兩座主塔之間約800米的橋面,距離海面較高,有44.6米高度,其他橋梁部分距離海面都比較低,最低的路段僅有十來米,“觸手可及”和“踏波而行”并非錯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