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市民體驗大橋通車,并拍照留念 建設者 自己建設大橋 大橋成就自己 昨日上午,參與大橋建設的工作人員興奮地在現場合影留念。記者見到了泉州灣大橋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陳江握先生。陳先生今年已60多歲,曾參與了晉江大橋建設。4年前,他又參與了泉州灣大橋建設項目,作為該項目的副總工程師,看到大橋建設順利完工,他感到十分欣慰和自豪。 葉青仁是大橋施工單位——中鐵大橋局泉州灣大橋項目工程部部長,昨日他也來到通車現場?!拔?011年一畢業就參與了大橋項目建設,應該說是與大橋共同成長?!比~部長表示,2011年自己剛來到工地時,這里還是一片空地,四年時間,看著它從無到有,每片箱梁都在自己手上修建而成,很感慨。 “這座大橋使用了很多先進工藝,技術含量很高,比如在主梁的結構形式上,在國內首創了干拼組合梁,取消高空現澆作業,大大縮短現場作業時間,降低了抗臺風風險。再比如在福建省內首次大規模使用致密性好、耐久性好的海工混凝土,克服海洋環境對鋼筋混凝土及鋼結構的強腐蝕性。 葉部長說,在這些工藝中,自己學到了不少東西。應該說,自己建設了大橋,大橋也成就了自己。 憧憬 高速成環 助力“海絲”建設 10年論證,4年施工,概算投資69.23億元,全長26.7公里。隨著泉州灣大橋建成通車,泉州灣兩岸的距離從27公里縮短到9公里,驅車通過只需8分鐘。同時,全長約100公里的泉州環城高速“小環”和121公里的“中環”同步閉合貫通,串聯起泉州市乃至福建省經濟社會發展最為集中活躍的地區。未來,泉廈漳城市聯盟路建成后,137公里的泉州“大環城高速”也將閉合。 隨著環城高速的全線通車,泉州灣區域面積擴至980平方公里。對內,快速通道帶動各區域向泉州灣集聚,促進城市核心區與各組團的緊密連接,通過聚集輻射、交流分工、整合互補,形成了“環灣半小時城市圈”;對外,環城高速公路拓展對外通道,縮短時空距離,擴大經濟腹地,催生了產業帶、城鎮帶(群)。 泉州中心城區將與晉江、石獅、惠安、臺商區等實現一體化發展,共同構建環泉州灣大都市區,形成獨具特色的“多中心、組團式”環灣型城市。 |
- 2015-05-128分鐘跨越泉州灣 看看咱能省多少路
- 2015-05-12泉州灣大橋誕生記:用十年繪制藍圖 再用三年實現
- 2015-05-12泉州灣大橋正式通車 東南網為您詳解背后故事
- 2015-05-13泉州灣大橋正式通車 跨橋第一人感覺真是爽
- 2015-05-13泉州灣大橋6小時2911車次通行 交警開出首張違停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