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拍圖顯示,洛陽大橋附近灘涂原先有一處小魚塘 東南網11月12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徐錫思 謝明飛 文/圖)泉州灣河口濕地遭遇填灘造路,調查有了新發現:北迎賓大道拓寬改造所需的大約4畝地,已經取得了林業部門的許可,但涉及海域使用和文物保護的用地手續是缺失的。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一張2008年的航拍圖還原了灘涂遭破壞前的原貌,在靠近洛陽大橋南側的灘涂,原本還有一處小魚塘,如今已被徹底填埋,形成了長近百米、寬二三十米的一大片填埋區。 這一填埋區是何人所為,目前尚無定論。洛江區萬安街道相關負責人連先生稱,這一填埋區的形成,與北迎賓大道拓寬工地沒有做好擋土墻有關。 【北迎賓大道】 工地缺海域使用、文保等手續 “關于海域使用和影響文物保護的審批,確實沒有,因為之前并不知道需要申請?!弊蛉障挛纾庇e大道拓寬改造指揮部辦公室的相關負責人許先生說道,他再次來到泉州市海洋與漁業局配合調查。此前,他們已經遞交了涉及泉州灣河口濕地自然保護區的施工情況說明。 今年4月21日,省林業廳作出批復,同意北迎賓拓改項目占用保護區實驗區面積0.2638公頃(約4畝,含水產池塘、灘涂、紅樹林濕地等三塊地)。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用地申請并非施工前就提出了,而是在施工過程中提出的。 原來,在拿到施工紅線內的土地后,施工人員馬上開工,挖到一半的時候,發現了一塊界碑,這才知道原來是省級保護區的范圍。此后,開始向保護區管理處、市林業局、省林業廳逐級申請,最終獲批。 “在我們發現界碑之前,并沒人通知或要求申請。關于海域使用和文物保護的,也是在這一次你們報道之后,才被提出來的?!痹S先生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