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前泉州小孩吃米飯的場景 東南網5月13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林永清)一個英國傳教女孩,100多年前在日記中寫下:FO-KIEN、AMOY、CHIN-CHEW-FOO、Chio-sai、Siong-see……這些既不像英語,也不像是拼音的詞語,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這是閩南語翻譯成英文的地名。”昨天下午,石獅博物館館長李國宏,拿著一本全英文版本日記《THE CITY OF SPRINGS》(譯《泉州》或《泉城》或《泉水之城》)揭秘:福建,廈門、泉州府、石獅,祥芝……這本書是英國傳教女孩安妮·鄧肯1902年寫的泉州游記。因有研究價值,石獅博物館從泉州一收藏愛好者中,將其征集到館里。 百年前英文游記 再現古城風土人情 銅版紙書、線裝本、紅皮封面,昨天下午在石獅博物館見到的這本書,出版于1902年,至今仍保存完好。全書有一百來頁,圖文并茂,還配有漫畫插圖和手繪地圖。封面上手繪的黑色七層塔分外吸引人,畫的是哪里,你知道嗎? 書里還有很多珍貴的照片,可以看到當時開元寺的大雄寶殿,有威武矗立著的東西塔,有西街綿綿不絕的瓦房屋頂,有密集出海的帆船,還有當時的人們的生活近照。 “這是1899年英國女孩安妮·鄧肯,隨傳教士們到達泉州傳教寫的故事,里面詳細地記錄了清末泉州的風土人情、社會生活,現在來看也算是一本旅游日記了。”石獅市博物館館長李國宏,展示書中一張手繪的地圖,上面的地名全是英文字母,不像英語也不像是拼音,FO-KIEN、AMOY、CHIN-CHEW-FOO、Chio-sai、Siong-see……“這地圖是福建區域的地圖,其實就是把當時各地的地名用閩南語口譯成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