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今年福建省回歸使用全國卷,高考作文題一出爐,就成為熱點話題。作文命題的特點如何?該從什么角度立意?反映了怎樣的考查方向?本報特地邀請了一線名師,就此次高考作文命題進行分析。老師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本報記者 曾聰虹 2016全國I卷 高考作文題 閱讀漫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解讀一 “讀圖”難度增加 聯(lián)系社會生活 ■倪寧馥(泉州一中高級教師,泉州市語文學科骨干教師) 漫畫作文不是高考作文??嫉念愋汀W鳛椴牧献魑牡囊活?,審讀材料(即“畫面”)并據此立意,是關鍵的一步。 本幅漫畫的內容清晰,容易把握:甲同學第一次考了100分得到父母的親吻,第二次考了98分則挨了耳光;乙同學第一次考了55分被扇了嘴巴,第二次考了61分則得到親吻。這樣的畫面,并不鮮見,符合考生特別是家長的生活實際,反映了當下家庭、學校乃至社會如何面對孩子學習和成長的問題。 誠然,重視分數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但如此“唯分數論”給孩子帶來的身心傷害也是顯而易見的。在應試教育“高燒不退”的大背景下,諸多家長迷失家庭教育的主體方向,變相的只關心孩子的成績排名、考試分數等,由此引發(fā)一系列的家庭、社會矛盾和問題。如何理性看待分數、進退,如何避免陷入“功利主義”誤區(qū),如何促使教育真正回歸本原,都是此次作文值得討論的問題,也是相對容易把握的方向。其他如“樹立正確的成敗觀”、“建立合理的獎懲制”等,亦是較為準確的立意選項。而具體到謀篇布局,就多數同學選擇的議論文體而言,可以先概述畫面,再揭示寓意、明確主旨,然后聯(lián)系社會生活,展開合乎情理的論述。 其實就本屆考生而言,雖然今年的考題有些出乎意料,但其實并不陌生。今年的題目,相對以往常見的“文字”材料作文,增加了“讀圖”的難度;相對重點準備的“任務驅動型作文”,則因所謂“任務”的消失,降低了構思的難度??忌裟鼙3制椒€(wěn)、積極的心態(tài),調用之前(尤其高一高二)訓練的積累,相信不難應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