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0月18日訊(本網記者 陳詩婷 通訊員 萬遠生)如何破解安置小區“配套設施不完善、物業管理不到位”等老大難問題,泉州豐澤區城東街道潯美社區美仙山花苑(一期)創新探索“紅色業委會”共建新模式,小區環境煥然一新,居民住得更舒心。 “紅色業委會”模式是豐澤區在落實“強基促穩”三年行動中,堅持黨建引領和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最佳注腳,為豐澤區現有32個安置小區管理整治提供了一個新鮮樣板。目前,該模式已在豐澤區御淮華庭、海星小區等5個安置小區試點推廣。 黨支部引領 打造治理“共同體” 美仙山花苑(一期)有12幢樓房,于2010年10月交房,安置居民300多戶,占社區居民總人數的60%。交房后的4年里,住戶多次反映小區物業“監管不力”“履職不到位”等問題。 怎樣從源頭上消弭“雜音”?潯美社區“當家人”萬遠生不斷思考這個問題,最終探索出“一個核心、四位一體”模式:核心是社區黨組織,成立全市第一個安置小區黨支部——美山黨支部,“四位”為社區居委會、社區工作站、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公司。通過充分發揮黨支部的引領作用,推進安置小區治理“一盤棋”,實現“一切工作到支部”。 這些年來,美山黨支部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小區治理中的引領作用,效果立竿見影:牽頭成立城東片區第一個安置小區業主委員會,試行“黨員+業委會”治理模式;選聘物業服務企業,實現全封閉管理;取締小區內近200平方米流動攤點;電動車失竊發案率從月均近30起下降到一年零發案;先后籌集200多萬元用于建設老年活動中心、物業糾紛調處中心、廉政文化園、體育小公園等。與此同時,該支部還與市人大常委會機關第四支部等11個市區兩級部門、企事業單位結對共建,接受指導,每季度召開區域黨建聯席會議,已策劃開展15個社區治理項目。 經過一段時間的“大刀闊斧”,小區“和音”常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