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課程思政是高職院校構建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和高水平育人體系的有效切入,也是健全“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徑。近年,高職院校積極落實課程思政建設舉措,雖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改革意識尚處低端、動力不足、不善于將專業課程與思政知識相結合、課程思政建設缺乏資源交流平臺、課程思政品牌建設不強、課程思政體系設置不完善等問題。為推進高職院校課程思政與教學融合實踐現提出以下建議:1、增強專業教師課程思政意識;2、激發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建設動力;3、提升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4、搭建課程思政資源平臺;5、加強學校課程思政品牌建設;6、健全課程思政體系設置。 一、前言 自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課程思政的概念,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課程思政的重要性,課程思政建設就成為全國許多高校研究的重點。當前,思想政治教育越來越注重采用循序漸進的滲透式教育的方法,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受到有效的教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把思政元素貫穿并滲透于教育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和各個方面,通過多角度來全方位提升學生的思政素質、人文素養和專業知識。課程思政已成為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 二、高職院校課程思政與教學融合實踐現狀及問題 1、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改革意識尚處低端 長期以來,部分教師特別是專業課教師對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他們未能很好的厘清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之間的關系,在主觀上缺乏將課程思政融入在授的專業課教學的主動性,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應由思政教師和輔導員負責落實,與自己沒有直接關系。專業課教師對課程思政持被動接受態度,在推進課程思政改革方面略顯吃力。 2、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動力不足 專業課教師本身需要承擔著較為繁重的教學、科研任務,對他們而言專業課程思政元素的開發與課程設計需要投入時間、經歷,在客觀上存在一定的難度。同時,課程思政與科研和專業教學相比課程思政的投入與產出比不高,教師主動推行的意愿不強,動力不足。專業課教師對課程思政缺少主動融合意識,學習課程思政改革的相關理念積極性不夠,制約了工作合力的真正形成。 3、專業課教師不善于將專業課程與思政知識相結合 專業課教師一般主要側重于對本專業相關資訊的關注,對廣泛的社會背景、國家大政方針并不精通,也忽視了對其中的思想道德元素、人文素養等進行挖掘。在課堂教學中也是直接將提高學生專業知識儲備作為首要追求目標,不善于將專業課程與思政知識相結合。 4、課程思政建設缺乏有效資源平臺 課程思政的建設目前大多是依靠某些老師的努力,尚未以專業或者課程為單位進行資源整合與融通。學院能提供的資源大多是針對本學院的專業設置的與專業知識和教學相關的素材。專業課教師的思政素材主要借鑒黨支部和學工團隊的相關材料,內容屬于比較寬泛的、針對性不強,兩者分散發展,沒有進行歸整融合。 5、校級課程思政品牌建設不強 高職院校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停留在追求的普適性,沒有根據自身的辦學思想、辦學理念、辦學模式、學科優勢、專業布局等確定課程思政建設的價值取向,明確學校課程思政的最終目標和具體著力點,在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缺乏自己的特色。 6、課程思政體系設置不完善 課程思政需要學校將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延伸至所有課程,使各學科各專業形成育人合力,辦學特色的彰顯也要通過課程思政體系才能得以彰顯。高職院校在構筑課程思政工作體系時,沒有充分考慮課程思政內容,沒有將思政要求與專業課融合,在課堂教學評價標準上體現的也不夠,導致課程思政成為要求上的“硬任務”、考核上的“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