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文溪 東南網8月1日訊(本網記者 陳詩婷 實習生 汪梓裕)在溫文溪的工作室里,各式各樣的證書和獎牌不計其數。這些微微閃光的榮譽之上,有陣陣茶香在空氣中縈繞、暈開。從部隊退役后回到家鄉,溫文溪嘗試過各種職業,最終還是愛上了“茶”。今年,是他在茶田里走過的第二十三個年頭。 1978年,溫文溪出生于著名的“中國茶都”福建省安溪縣。在與茶結緣的這二十多年內,他始終堅持創新,努力地摸索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門道,并通過結對幫扶,帶領家鄉農民走向了致富的大門。 “就是想著自己過好,也讓別人過好,這樣就足夠了。” 退伍返鄉,與茶結緣初入茶道 小時候,溫文溪家里的經濟條件并不是很好,但家人仍努力供他上學。高中畢業后,他投筆從戎,選擇去參軍,想著將來能夠報效祖國、回饋家鄉。第一年體檢時,因體重不夠沒有通過。溫文溪沒有放棄,又于第二年開始了新的嘗試,終于如愿進入了部隊。那一年,他17歲。 “我記得當時我們說,軍事素質比較好的叫軍事骨干,思想出色些的叫思想骨干,文藝方面厲害點的叫文藝骨干,可以說我是面面俱到,都有了。”溫文溪一面說道,一面向記者展示他在部隊中取得的成就。 1995年12月至1999年12月,溫文溪在部隊里看過了十六次四季更迭。在這服役的四年里,他集軍事骨干、思想骨干、生產骨干、文藝骨干于一身,是名副其實的多面手,并連年被評為優秀士兵、軍事訓練優等士兵。在1998年九江抗洪大搶險中,他榮獲“先進個人”稱號,成為了一名中國共產黨員。 退役后,溫文溪回到了家鄉。和其他初次回鄉的年輕人一樣,他感到迷惘。作為一名退伍兵,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并非易事。初回家鄉的這段期間,他賣過保險、蹬過三輪車、當過搬運工……嘗試了大大小小的活計,在這過程中努力尋求著適合自己的職業。 也是機緣巧合,在福建藝術職業學院安溪分校任職期間,溫文溪愛上了“茶”。那里許多茶文化專業課老師都是茶學專家,也是他學茶的啟蒙老師。在濃厚的茶學氛圍中,他慢慢地對茶萌生出了別樣的情愫,走上了一段與茶結緣的人生之旅。 其實在此之前,溫文溪的夢想是當一名律師,也通過進修學習拿到了本科學歷。“不過沒有參加律考,就是因為愛上了茶?!?/p> 說干就干,溫文溪承包了村里的幾十畝荒山,開始嘗試種茶制茶。由于山高路遠,茶機械沒辦法帶上山,溫文溪就靠著在部隊養成的不服輸、吃苦耐勞的精神,將手中的鋤頭揮舞了整整一年,愣是開辟出一片茶園來。 隨后,他全身心投入制茶技術研究,一邊埋頭閱讀茶葉相關書籍,一邊主動尋找機會參加縣里舉辦的各種茶葉知識培訓講座,努力提高茶學理論水平。據溫文溪回憶,那時他有幸結識了李宗垣、張木樹等老茶人,在交流中才發現自己當時掌握的茶葉知識不過是冰山一角。 六七年的沉淀,造就了溫文溪爐火純青的技藝。2007年,他報名參加安溪烏龍茶審評、拼配、烘焙大賽。比賽場上,這位名不見經傳的新秀一鳴驚人,技驚四座,首次比賽便摘得桂冠,贏得連連喝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