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錘萬鑿出深山 邱雙炯給陳金通充足的空間,讓他可以憑著自己的想像去做各種嘗試。 當學徒的時候,陳金通就和其他人一樣,住在邱雙炯的研究所里。在陳金通看來,師父很照顧他們,無論是生活上,還是細節上,付出的努力和關心甚至都超過自己的兒子。這一點讓陳金通深受感動。 “像我這樣,在他眼里也屬于學藝不精了吧,所以還要努力。”想起師父,陳金通開著玩笑說道。 “只要努力去做,沒有什么做不到,任何難題也都可以得到解決。”三年的軍旅生活,不僅讓陳金通在拜師中學有所成,更為他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真正步入社會后,陳金通做過紅瓷、窯變結晶、釉染,但都是“曇花一現”。為了能夠在行業內立足,陳金通和他的團隊不斷創新,尋求最優解。歷經兩年的探索和嘗試,遭遇過無數次的失敗,團隊終于在2013年研發出了一種不用上釉就能達到上釉效果的瓷種——“羊脂白·絲光玉瓷”。 “陶瓷如果不上釉就被拿來當生活用瓷,則會吸色吸味,不容易清洗。如果沒有解決這些問題,也就不能算是成功。”為此,陳金通苦思冥想,終于想出了一個法子。 他把瓷器放在廢棄的機油里,整整浸泡了一個禮拜。再取出時,將其清洗干凈,用來泡茶。泡過茶后,陳金通定睛一看,無色;再湊近一聞,無味。那一刻,陳金通知道自己成功了。 玉石般的光澤,絲綢般的觸感,加之以優異的使用效果和獨特的制作工藝,“羊脂白·絲光玉瓷”出世后引起了巨大轟動,幫助陳金通斬獲了中國(上海)國際發明創新展“金獎”等國內外共七項大獎。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