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藝術 “匠心就是要全身心投入其中,每一處都不能將就。” 多年來,陳金通對品質一直有著極高的要求,無論是前期的配方研究還是創作過程中的每一次細節處理,他都懷揣著虔誠的匠人之心,認真對待。 陳金通對成品的要求極高,所有產品都用高光等照過,有雜質、氣泡的都會被他淘汰,其作品也先后榮獲國家級金獎28次、銀獎17次。而他本人,更是被中國收藏家協會評為“中國收藏家喜愛的陶瓷藝術精英”。 “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都喜歡用好用精。”前幾年,陳金通開始轉型,嘗試做生活用瓷,致力于將生活用瓷藝術化,將藝術用瓷生活化,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為陶瓷行業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 剛開始做茶具、餐具的時候,陳金通也遭遇了非議。很多人不理解他為什么學了一身技藝,也拿到過不少獎項和榮譽,卻要去做普普通通的東西,感覺像是在浪費。 陳金通沒有直接回應,而是用產品來告訴他們。后來人們慢慢發現陳金通做出來的產品幾乎都和市面上的不一樣。“因為我這是高價值,高附加值,做得精,做得細。” 之前有一個顧客曾經告訴過陳金通,買了他的茶杯之后卻不舍得用,只有貴客來的時候,會充滿儀式感地將茶杯請出來用一下;用過之后,又親自洗干凈、擦干凈,小心翼翼地存放起來。聽了顧客的一番話之后,陳金通深受感動。看到自己的付出有人認可,他覺得再怎么樣也都值了。 如今,陳金通的辦公室里擺滿了他一手做出的藝術品。白如聚脂的陶瓷如膚般富有彈性,通透滑膩,似肌般存有溫度,瑩潤溫婉。 “只要能做到最精致,我就盡量做到最精致,就是沒有‘將就’的,要做就只能做到最好。”陳金通笑著說道,眼里閃著如白瓷一般明亮的光澤。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