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了半個多世紀的恩情 王新民辦完賣菜事宜,礙于時間和精力就直接回到了南安老家。 回家后回想起大姐在素不相識的情況下,能從自己和孩子的口糧中分了一碗給他,自己卻連當面感謝都沒有,內心忐忑和自責,不能自已。 大隊副業組散后,為了生計,王新民開始下鄉給人做家具,但時刻也不敢忘記大姐的善德,在心里默默立誓以后一定要報答。 直至1986年,經濟稍有好轉的王新民買了摩托車。王新民買完車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長子到永春尋找恩人。可是由于不知恩人的名字、住址等任何信息,所以尋找未果。 1990年王新民轉行經營塑料產業。很多永春客戶前來王新民公司購買產品。他逢人便交待幫他留意恩人的消息,可惜最終仍然毫無消息。 2007年,王新民公司的產品申請發明專利,生產電動工具。因有很多的永春客戶,經常要送貨,每次到永春,他就打聽恩人的消息。 2017年,王新民的孩子們都已成家立業,他便把公司事務交給孩子。自己則做些樂器自娛自樂,因為樂器器材,他認識了一個泉州樂器店的員工,她說自己是永春蓬壺人,可以幫他尋找恩人,但幾個月過去,還是杳無音信。 多次的尋恩未果,雖然有過失望,有過無奈,但王新民從來沒有過想放棄尋找恩人的念頭。那一碗稀飯的恩情始終銘記于心,溫暖著他半個多世紀。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