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雷艇排雷:保障僑批安全 文記信局創辦人出生地晉江金井,是以菲律賓華僑為主的著名僑鄉。由于地緣和親情關系,文記信局通匯地域菲律賓為主,少數通匯新加坡、馬來亞(今馬來西亞,下同)、印尼、緬甸等國家。《泉州僑批業史料》中寫道:“文記信局當時所收的委托局雖只三數家,但業務不少,1933年因與委托局建南信局(經營者也是金井人)發生惡感,該局將業務改委錦昌信局,遂大受影響,以營業減少、利不及費而歇業。之后時而營業,業務起伏。抗戰勝利后,信局繁興,在菲多招收委托局,乃重整旗鼓,在泉繼續開辦,業務較前為多。”其國外分聯號從1945年17家發展到1947年23家。1947年國民政府交通部郵政總局換發的“文記批信局執照”載明:在國外菲律賓馬尼拉、新加坡、印尼泗水、馬來亞檳榔嶼、緬甸仰光有23家分聯號,在國內晉江(今鯉城區)、新市、豐州鎮、石獅、安海有5家派送分聯號。 1947年文記批信局執照(來源:《福建僑批檔案文獻匯編》) 1948年1月,菲律賓南華信局委托文記信局寄給石獅湖邊鄉吳媽基的僑批(來源:《閩南僑批大全》第一輯) “抗戰結束后,公公在泉州復辦信局,憑借之前的經驗和人脈關系,且其誠信經營、能準時把僑批送到收批人手中,當時在菲律賓口碑很好,所以信局業務蒸蒸日上,生意很不錯。”據朱如磬回憶,抗戰結束后,通往菲律賓的海域還隱藏著不少水雷,經常會炸毀船只,為安全把僑批送達,曾文池不惜血本,與人重金合租掃雷艇排雷,以確保僑批平安跨越廈門——菲律賓馬尼拉海域。 菲律賓仁和信局委托廈門文記局寄送至晉江厝上村邱奕烽收的僑批(來源:《閩南僑批大全》第一輯)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