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街道新風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以及樓棟長代表等召開第5次“茶桌議事會”。鯉城區委組織部 供圖 突出多元賦能 推動自治共治迸發活力 “之前小區公共收益資金賬目不清,居民往往‘霧里看花’,自從推行‘業賬社審’之后,我們按照支出資金的不同實施不同的審批制度,比如5000元以下由業委會主任簽字;5000元到10000元以下由業委會主任與副主任共同簽字;10000元以上應報社區居委會審核并由社區紀委委員簽字,我們還實行‘三離’監管制度,物業公司保管銀行賬號、業委會保管銀行密碼、社區代管銀行印鑒,每一筆支出,社區都有知情權?!备蚪值姥恿晟鐓^黨委書記吳德勝介紹道。 據了解,鯉城區結合業主大會逐步推動“業賬社審”工作,特別是推動新成立業委會的小區將“業賬社審”寫入議事規則、管理規約。目前,全區280個小區已全面建立“小微權力”監督群,其中有40個小區已通過業主大會將“業賬社審”機制寫入議事規則、管理規約。 開元街道泉山社區商業宿舍小區建筑總面積約22500㎡,有10棟居民樓,900多位居民。今年1月,泉山社區黨委推行“雙向融合”工作模式,小區黨支部、業委會成功引入刺桐鯉物業入駐小區,實現居民紅色自治與專業物業優勢互補,激發治理活力。“目前小區已通過重新規劃停車位、疏通污水管道、外墻脫落整修等3個長期遺留的重難點問題解決方案,停車位規劃工程、管道疏通工程已全部完工,外墻修復整修也在穩步推進?!比缴鐓^黨委書記潘麗芬介紹道。 這得益于鯉城區委組織部、社會工作部聯合出臺的《關于建立黨建引領社區“雙向融合”共建共治“1+4+N”模式的實施方案》,推動形成了社區黨組織統一領導下,社區組織體系和社會志愿力量融合貫通的“雙向融合”工作模式,建立起1個體系引領、4個團隊協作及N個其他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1+4+N”工作架構,依托“縱向貫通、橫向融合、聯動共治”的工作理念,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共同體,推動減負賦能一體推進,全面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