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聲音 “泉為大邦” 曾是聯系南北節點 ●杭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山西大學副校長) 宋元時期的泉州,在當時乃至整個歷史上都很重要。目前泉州考古發掘出來的東西在重要性和水平上,都能體現“泉為大邦”的歷史記載。 城市要有足夠的腹地對其進行供應,對于泉州城,德化窯遺址、安溪青陽冶鐵遺址所在的就是泉州的腹地。而從泉州城的微地貌、泉州子城、泉州的城防體系、物產與腹地等綜合分析,唐代的泉州子城可能即“衙城”。南宋時期泉州設有左翼軍,當時泉州太守真德秀曾上疏朝廷論泉州沿海防御,這篇上疏說明了泉州整體防御的重要性,“這個體系應該成為泉州城研究的有機組成部分,有必要加強泉州城防遺跡的調查和研究,而不要把泉州城的研究局限在城墻的范圍之內。” 如今隨著時間推移,考古出土的陶瓷器、銘文、瓦當等越來越多,證明泉州在當時的歷史時期,是聯系南北的節點,期待未來有更多的學術成果。 泉州石刻古跡多 見證中西文化交流 ●魏堅(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泉州在宋元時期的東西方交流、海絲交流上,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它曾是東方最主要、最大的港口,在當時的中國是獨一無二的,至今留下諸多遺跡及不同宗教文化的石刻,這是泉州最大的特色。”魏堅認為,泉州與其他申遺城市最大的不同,在于中西文化的交流、海上絲綢之路的交流、石刻反映的宗教文化的交流,反映了在當時那個世界格局之下,中國對世界文化的貢獻,中國在宗教文化上的兼容并蓄。 他表示,在走向大同的當下,很多東西可能越來越趨同,但文化永遠是各自的、是最有辨識度的,可以說區別一個民族、一個國度最重要的就是文化。未來泉州要做好泉州城的考古,尤其是要繼續在宗教石刻研究上發力。 古代官方機構遺址 佐證泉州政治地位 ●安家瑤(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南外宗正司和泉州市舶司,是南宋和元代很重要的官方機構遺址,是從中央來治理的機構,是對皇族宗室人員的管理和海外交通的管理,說明了泉州在宋元時期的政治地位,這是非常重要的考古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以前大部分人認為泉州是商業中心,并非政治中心,但考古發掘在中央官府直接派駐管理海外交通和皇族宗室方面給出實證,這說明泉州的政治地位也是很高的。歷經千年積淀,泉州城留下非常多的地面遺跡,比如開元寺雙塔等地標性建筑,但此前較少對官府治所遺跡進行考古,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此次考古成果的發布,是一次重要的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