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學校供圖 眾擎易舉,滋養勞動習慣 滴下的是汗水,收獲的是習慣,養成的是品格。學校以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為基點,全鏈條、多層次推進勞動教育,高高擎起勞動習慣養成這面旗。 實行“項目化、清單式、時間表”管理,每周把進階家務勞動項目通過班級微信群推送給家長,由家長在規定的時間督促、指導抓好每項勞動技能的培養與訓練,家庭一個不落下,力促家庭全覆蓋;利用校園內1000多平方米的勞動實踐基地,劃分成30塊不同勞動實踐區域,分至各個班級,由學生自主規劃、開墾、種植、銷售。每班利用每周的勞動課、午托、課后服務時間,每天至少安排2—4名學生到校內實踐基地動動手、流流汗,完整體驗生產勞動過程,達成“立體式”勞動實踐體驗。 開展環保宣傳、交通勸導、清理保潔、慰問幫扶等志愿服務活動,確保實踐全覆蓋;在家務日常勞動人人參與的基礎上,校園7097.79平方米綠地澆水、拔草、修剪,衛生間、公共區域、班級綠植角等方面的日常管理同樣劃分到班級、學生,確保學生人人參與班級勞動,實現學生全覆蓋。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