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2日中午12時,泉州灣大橋正式通車 科學嚴謹 十年繪就跨海大藍圖 從2002年提出設想到2012年正式開工建設,泉州灣大橋藍圖的繪制用了十年時間。 “2011年8月份,我們打了第一根樁,當時過來看,茫茫一片海,這根樁該怎么打呢?這個過程中經歷風風雨雨,非常不容易……”泉州灣大橋總監齊云慧在回憶大橋的建造過程時,眼圈發紅,幾度哽咽,辛酸苦辣唯有橋梁建設者最清楚。齊云慧說,泉州灣大橋是他做過最宏偉,也是技術難度最大的工程。 據了解,早在2002年以前,泉州市就開始醞釀籌建泉州灣交通通道,并組織進行預可行性研究。之后,廣泛征集各方意見,相繼開展環評、水土、地質、氣象、海洋、漁業資源影響等多項專題咨詢、評估和論證。 2008年12月,國家發改委批復項目建議書,初步設想得到認可。2011年2月,國家發改委批復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拿到國家“許可證”。2011年6月,交通運輸部批復項目初步設計,設計草圖繪就。2011年12月,福建省交通廳批復施工圖設計,施工藍圖定稿。2009年底至2010年,在灘涂區進行施工棧橋建設,為主橋工程打下重要基礎。2011年4月,路基土建工程成功完成招標,中交二航局等9家國際級、國家級的著名企業加入大橋建設大軍。2011年8月8日,主橋工程打下第一根樁,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2012年1月10日,項目發布開工令,正式開工建設。 據介紹,大橋橋面鋪裝的平整度為0.65,遠遠超過省高指所規定的0.8,在橋面行車十分舒適。 “這是一座為泉州人民提供一個經濟騰飛的通天大橋!這座橋,要立幾個豐碑,一個質量的豐碑,一個平安的豐碑,還有一個環保的豐碑?!睋榻B,在建造過程中,為保護美麗的泉州灣及沿線生態,所有磚渣全部外運,沒有卸到海灘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