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壯大民營經濟,小微是關鍵。作為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毛細血管,量大面廣的小微企業是民營經濟的重要組織部分,是穩經濟的重要基礎、穩就業的主力支撐,也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關鍵環節。 作為全國首家主要由民營企業發起設立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始終堅守服務民營企業的初心使命,聚焦“民營企業的銀行”戰略定位,自2008年起在國內率先開展小微金融探索實踐。15年來,持續迭代升級小微業務模式,加大對小微企業法人的信用化、線上化支持力度,鑄造了小微金融金字招牌。 15年間,小微企業發展蛻變,民生銀行服務更迭,寫出了一部銀企心手相牽、相伴成長的“老友記”。 重慶利必達日常直播場景。 【小微“老友”記】 創新產品 助力商城轉戰跨境電商 作為一種新業態新模式,跨境電子商務已成為當前外貿發展的新動能、轉型升級的新渠道。快速發展的同時,跨境電商也產生了收款結算收費高、收款周期長、匯兌損失大、合規隱患等一系列亟需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民生銀行積極落實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政策,通過強化跨境產品服務矩陣,加大線上化服務渠道推廣,優化跨境金融服務流程,大幅提升跨境業務辦理效率,持續增強市場主體對便利化政策的“獲得感”,為企業解難題、提信心,全力保障跨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同民生結緣多年的重慶利必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利必達”)便切實感受到這些政策的利好。從線下商城轉戰線上平臺,再布局跨境電商,多年來,民生銀行重慶分行護航重慶利必達在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快速更迭下,順勢而變,羽翼漸豐,實現了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2007年,公司負責人游國春創辦重慶線下數碼超市,并在新世紀百貨、遠東百貨等大型商場均設專柜。但經營一段時間后,他發現到店體驗的顧客絡繹不絕,但下單購買的卻寥寥無幾。“他們大多試一下產品,看一下價格,再去線上買,我們已經成為了線上商城的體驗店。”于是,游國春帶領線下店兩名員工拓展線上商城,“沒想到每月銷售額竟然比線下所有店面總銷售額都高。”面對如此巨大的銷售差距,游國春選擇關停線下所有店面,轉戰運營淘寶、天貓、京東等第三方平臺。 隨著消費業態的日新月異,線上新型消費方式不斷涌現,游國春也在這其中捕捉到新的消費熱點和商機。2016年,重慶利必達開始布局海外市場,系統研究海外用戶產品偏好,在國內找到匹配的供應鏈,通過亞馬遜平臺進行售賣。“基本上全世界能用的東西中國都能生產,而且性價比很高。”游國春說,目前公司在歐洲市場衛浴類目產品銷售已多年保持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