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記:用十年繪制藍圖 再用三年實現  2010年8月31日,大橋棧橋動工。 橋依城而修,城因橋而興。 從2002年提出設想到2012年正式開工建設,藍圖的繪制用了十年時間。2004年,石獅市人大代表團提出“石獅跨海大橋”動議;2006年,備受關注的跨海大橋設想正式寫入泉州市黨代會報告,通道兩端的地址選取也塵埃落定,分別選在臺商區的秀涂和石獅的蚶江;到如今,泉州灣大橋,長虹臥碧波,將石獅、晉江擁入懷中,“環泉州灣城市群”變為現實。 □早報記者 林福龍 李波玲 柯麗娟/文 王柏峰/圖 最初設想 從修建一條跨海通道 到環灣跨海大橋確定 “從最開始的設想,到大橋的完工,十幾年的時間里,經歷了許多波折,也傾注了許多人的心血?!贝髽蝽椖坎肯嚓P負責人告訴記者。 泉州秀涂港區與石湖港區之間,地理上是一個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泉州灣。后渚大橋的建成,把泉州中心市區與惠安、泉港等地連接起來;晉江大橋則連接晉江、石獅和中心城市;在這個海灣里,只剩下秀涂和石湖遙相對望…… 早在2004年2月3日,石獅人大四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石獅市的發展要務為“一城二路三園九任務”,而建設跨海大橋是第九個任務,目的是解決石獅發展的交通制約因素。2004年2月28日,在泉州兩會上,石獅市人大代表團以團體名義,向大會遞交一份《關于建設石獅跨海大橋的議案》,建議在石獅和惠安之間建設一座跨海大橋,使大泉州真正形成一個圈——“環泉州灣城市群”。 “抓緊規劃建設石獅至惠安跨海大橋”,2006年10月這句話被寫入泉州市黨代會報告中,跨海大橋終于擺上議事日程。此次會議還確定了橋南北兩端選址,分別是石獅蚶江和臺商區秀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