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山祈風石刻展示館內的收藏 相關閱讀 ★《祈風文》(節選) 惟泉為州,所恃以足公私之用者,蕃舶也。舶之至時與不時者,風也;而能使風之從律而不愆者,神也。是以國有典祀,俾守土之臣,一歲而再禱焉。……舳艫安行,順風揚颿,一日千里,畢至而無梗焉。是則吏與民之大愿也。 ——泉州太守真德秀 ★現存最早的祈風石刻 原文:淳熙元年,歲在甲午季冬朔,吳人虞仲房帥幕屬洪子用、朱彥欽、趙德季、趙致孚,祈風于延福寺通遠祠下,修歲祀也。與者許稱叔、吳景溫、聞人應之、趙子張。 譯文:淳熙元年歲次甲午(1174)十二月初一日,江浙人虞仲房帶領幕屬洪子用、朱彥欽、趙德季、趙致孚(等人),到延福寺側通遠王祠祈風。這是遵照每年舊例舉行祈風祭海的祭祀儀式。參與者:許稱叔、吳景溫、聞人應之、趙子張。 ★字數最少的祈風石刻 原文:淳祐丁未仲冬二十有一日,古汴趙師耕以郡兼舶,祈風遂游。 譯文:淳祐七年歲次丁未(1247)十一月廿一日,開封趙師耕以泉州郡守兼市舶司提舉身份祈風禮成之后游覽(勝區)。 ★唯一記載祈風又求雨的石刻 原文:寶祐戊午四月辛卯,莆田方澄孫被旨攝郡兼舶,越十有八日戊申,祈風延福,壽陽紀智和、開封趙夢龍、三山彭樵、王廣翁、趙時僠、豫章李宏模同會,遵故事也。時農望方切,并以雨禱,瓣薌讒興,霢霂隨至。乃書于石以紀之云。 譯文:寶祐六年歲次戊午(1258)四月辛卯日,莆田方澄孫,接受圣旨代理(泉州)郡守兼市舶司提舉,過了十八日戊申(日),到延福寺祈風。壽陽紀智和、開封趙夢龍、福州彭樵、王廣翁、趙時僠、豫章李宏模等人一同聚會,遵照以往例行的事。當時農夫望雨心情剛切,兼以禱雨。果品香花才開始陳列,蒙蒙細雨隨之而來。于是在石上刻寫以紀這件事。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